起名字典:“謫”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謫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zhé | 五行 | 火 |
部首 | 言 | 部首笔画 | 7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18 |
五笔 | YUMD | 简体笔画 | 18 |
謫字的取名寓意:
謫字总体寓意是謫字的基本解释:
謫 zhé 见“谪”笔画数:18; 部首:言; 笔顺编号:411125141432512251
简体字:謫,繁体字:謫。字源详解图片:

謫字的详细解说:
无内容
謫字的意思:
暂无。謫字取名好不好?謫字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謫字的使用比例:
謫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1次,用于第一个字占:78%,男孩名字占51%,女孩名字占:49%。
謫字的寓意:
无内容
带謫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女名:
带謫字的相关成语:
与謫字相关的诗词:
与謫字同音的文字:
与謫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謫字同五行的文字:
謫字的字源演变:


謫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zhé]亦作“讁1”。“適4”的被通假字。(1)谴责;责备。
(2)处罚;惩罚。
(3)特指古代官吏因罪而被降职或流放。
(4)指被流徙戍边的人。
(5)过错;缺点。
(6)灾祸。
(7)反常的云气。
謫字的笔顺读写:
捺横横横竖折横捺横捺撇竖折横竖竖折横謫字的说文解字:
【卷三】【言部】 编号:1682 謫,[陟革切 ],罰也。从言啻聲。謫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謫;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177第22(点击查看原图)【唐韻】【集韻】【韻會】陟革切,音摘。與讁同。【廣雅】責也。【玉篇】咎也,罪也,過也,怒也。【類篇】罰也。【左傳·成十七年】國子謫我。【註】譴責也。【史記·申屠嘉傳】議以謫罰,侵削諸侯。【前漢·武帝紀】天漢元年,發謫戍,屯五原。【老子·道德經】善言無瑕謫。 又變氣也。【左傳·昭三十一年】日始有謫。 又【玉篇】治革切【集韻】士革切,音賾。【揚子·方言】怒也。【註】相責怒也。 又【集韻】丁歷切,音的。亦罰也。 又叶竹棘切,音陟。【柳宗元·懲咎賦】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惟罪大而寵厚兮,宜夫重仍乎禍謫。 【說文】本作。謫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謫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謫字的源演变:
无内容
謫字在说文解字里的写法:
无内容
謫字在六书通里的写法:
无内容
謫字在金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謫字英文翻译:


字形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