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衡”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衡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héng | 五行 | 土 |
部首 | 行 | 部首笔画 | 6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16 |
五笔 | TQDH | 简体笔画 | 16 |
衡字的取名寓意:
衡字总体寓意是衡字是起名常用文字,并且多用于男性。
衡字的基本解释:
衡 héng 秤杆,泛指秤: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称量: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衡。衡情度理
平,对等:平衡。均衡
指北斗星:衡汉(北斗星和银河)
古同“横”,纵横
笔画数:16; 部首:行; 笔顺编号:3323525121134112
简体字:衡,繁体字:衡。字源详解图片:

衡字的详细解说:
“衡” 的本义是绑在牛角上的横木,一可用作拉犁时的力点,也可防牛角顶撞伤人。 《说文》: “衡, 牛触, 横大木其角。 ”衡字金文写作“



注: “说文古文” 写作 “” , 上端与 “角” 不类, 当是传写中的笔误。另,古文中 “衡” 与 “横” 相通,如 “车衡” (车辕上的横木)也作“车横” 。
衡字的意思:
一般指决定,权衡,如衡情度理;指平正,公平,如衡仪。衡字取名好不好?衡字为取名常用字,寓意好。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衡字的使用比例:
衡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121117次,用于第一个字占:80%,男孩名字占72%,女孩名字占:28%。
衡字的寓意:
衡字用于取名寓指做事能明辨是非、公正、权衡轻重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带衡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辰衡 衡芷 持衡 董衡 杜衡 衡轭 衡麓 衡旆 衡旲 衡漳 加衡 剑衡 黎衡 丽衡 林衡 醽衡 屡衡 杓衡 世衡 思衡 速衡 眺衡 望衡 唯衡 晓衡 一衡 乙衡 映衡 宇衡 雨衡 禹衡 育衡 致衡 中衡 子衡女名:
带衡字的相关成语:
与衡字相关的诗词:
与衡字同五行的文字:
衡字的字源演变:



衡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héng][《廣韻》户庚切,平庚,匣。](1)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2)车辕前端的横木。
(3)架在屋梁或门窗上面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
(4)葬具,特指置放明器的木桁。
(5)横。与“縱”相对。
(6)横。横亘;横贯。
(7)指横拿着。
(8)横。横逆;违逆。
(9)战国时连横之策的省称。
(10)秤杆;秤。
(11)指称重量。
(12)平。
(13)衡量;比较。
(14)引申为抗衡;对抗。
(15)犹胜。
(16)准则;标准。
(17)古代钟顶的平处。
(18)古官名。掌保护巡守山林。
(19)古官名。掌税收。
(20)眉毛。亦称眉毛以上或眉目之间的部位。
(21)北斗七星的第五星。
(22)喻指权力中枢;权柄。
(23)古代天文仪器的部件,形如横管,用以观测日月星辰。
(24)古代用以使冠冕固着于发上的簪。
(25)古代楼殿边上的栏杆。
(26)衡山。
(27)衡水。
(28)即荇。水草名。
(29)同“蘅”。香草名。
(30)通“珩”。佩玉上部的横杠,用以系璜和冲牙。
(31)姓。汉有衡胡。见《汉书·儒林传》。
衡字的笔顺读写:
撇撇竖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撇捺横横竖衡字的相关书法:




衡字的说文解字:
【卷四】【角部】 编号:2830 衡,[戶庚切 ],牛觸,橫大木其角。从角从大,行聲。《詩》曰:“設其楅衡。” 古文衡如此。衡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下】【行字部】 衡;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110第11(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何庚切,音行。【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前漢·律歷志】衡,平也。所以任權而均物,平輕重也。【荀子·禮論】衡誠懸矣,則不可欺以輕重。 又【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傳】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漢書註】衡謂渾天儀也。 又樓殿邊欄楯也。【前漢·袁盎傳】百金之子不騎衡。 又勺柄,龍頭也。【周禮·冬官·玉人】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衡四寸。 又眉目之閒也。【蔡邕·釋誨】揚衡含笑。【左思·魏都賦】盱衡而誥。 又斗之中央也。【前漢·天文志】衡殷南斗。 又橫也。【前漢·法志】合縱連衡。【師古曰】戰國時,齊楚韓魏燕趙爲縱,秦國爲衡。秦地形東西橫長,故爲衡也。 又楅衡,所以楅持牛,使不得抵觸也。【周禮·地官】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 又【小爾雅】斤十謂之衡,衡有半謂之秤。 又維持冠者曰衡。【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 又掌山林者謂之衡。【周禮·天官·太宰】虞衡作山澤之材。 又阿衡,官名。【書·太甲】惟嗣王不惠于阿衡。 又地名。【周語】以諸侯朝于衡雝。【註】衡雝,鄭地,在今河內。 又山名。【爾雅·釋山】江南衡。【註】南岳衡山也。 又水名。【水經注】衡水東經阜城縣故城。 又姓。【通志·氏族略】伊尹爲湯阿衡,子孫因以爲氏。一云魯公子衡之後,以王父字爲氏。漢有衡威、衡驃卿。 又與蘅通,杜衡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其東則有蕙圃、衡蘭。 又【集韻】胡盲切。與橫通。【詩·齊風】衡從其畝。【疏】衡,古通橫。 又【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註】衡木爲門也。 又【毛詩古音攷】音杭。《小雅》:約軧錯衡,八鸞瑲瑲。《史記·自序》:維契作商,爰及成湯,太甲居桐,德盛阿衡。叶音杭。 【說文】从角、大,从行。【韻會】俗作,非。考證:〔【左傳·桓五年】衡紞綋綖。〕 謹照原文五年改二年。綋綖改紘綖。〔史記傳序,維契作商,爰及成湯,太甲居桐,作盛阿衡〕 謹照原文傳序改自序。作盛改德盛。衡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衡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衡字的源演变:

金文1;

金文2;

说文古文;

小篆;

汉帛书;

隶书
衡字在说文解字里的写法:
无内容
衡字在六书通里的写法:
无内容
衡字在金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衡字英文翻译:◎ 衡
judge weigh weighing apparat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