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虹”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虹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hóng | 五行 | 木 |
部首 | 虫 | 部首笔画 | 6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9 |
五笔 | JAG | 简体笔画 | 9 |
虹字的取名寓意:
虹字总体寓意是虹字的基本解释:
虹 hóng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是大气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指桥(因形似虹):虹桥(中国古代的一种木拱桥。外形如长虹贯空。亦称“飞桥”)。断虹。长虹卧波
笔画数:9;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1
简体字:虹,繁体字:虹。字源详解图片:
虹字的详细解说:
“虹”是雨后日照水雾出现的彩色圆弧蒸气。红色在外环,紫色在内环的叫 “虹” ; 紫色在外,红色在内的叫 “霓” 。古人因其体弯似虫而以为是天上的动物。 甲骨文写作 “、”, 象两端有首的虫形。 《说文》: “虹,蝀也。状似虫。 ” “说文籀文”写作“” , 右边是“虫” , 左边是“申” (古闪电的 “电” 字) ,指阴雨天象,是科学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以上均为会意字。石鼓文、小篆写作“、 ”。成为“从虫, 工声”的形声字。隶书据此结构以直笔方折写作“” 。
虹字的意思:
虹是指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鲜艳美丽。虹比作美人。虹字取名好不好?虹字为取名常用字,寓意好。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虹字的使用比例:
虹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211599次,用于第一个字占:86%,男孩名字占29%,女孩名字占:71%。
虹字的寓意:
虹字用于取名寓指美丽大方、有气质、俊俏、妩媚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带虹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虹辉 虹星 虹光 虹辉 虹星 虹英 虹颖 虹影 虹雨 虹玉 晴虹 运虹 侗虹 芏虹 贯虹 光虹 虹岑 虹霏 虹斐 虹江 虹君 虹林 虹霖 虹茗 虹佩 虹鹏 虹杉 虹淞 虹余 虹宇 虹羽 虹禹 剑虹 江虹 今虹 利虹 鎏虹 明虹 淑虹 双虹 淞虹 维虹 显虹女名:虹玉 青虹 隐虹 虹星 虹英 虹颖 虹影 虹雨 虹玉 晴虹 常虹 朝虹 达虹 丹虹 虹蓓 虹伽 虹含 虹锦 虹瑾 虹旆 虹桥 虹睿 虹生 虹婷 虹霞 虹昕 虹璇 虹懿 虹英 虹颖 虹影 虹又 虹雨 虹旃 金虹 静虹 丽虹 恋虹 岭虹 美虹 敏虹 缪虹 绮虹 晴虹 邱虹 万虹 文虹 席虹 小虹 晓虹 新虹 妍虹 艳虹 瑒虹 怡虹 雨虹 煜虹 运虹 长虹 宗虹
带虹字的相关成语:
与虹字相关的诗词:
与虹字同音的文字:
与虹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虹字同五行的文字:
虹字的字源演变:
虹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hóng][《廣韻》户公切,平東,匣。][《廣韻》古巷切,去絳,見。](1)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圆弧形彩带,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圆弧常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红的称“虹”,也称正(雄)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称“霓”,也称副(雌)虹。
(2)桥的代称。
(3)用作量词。
(4)借指彩旗。
(5)通“訌”。惑乱。[②][hòng][《集韻》胡貢切,去送,匣。]
(1)见“虹2洞”。
(2)溃败。[③][gòng][《廣韻》古送切,去送,見。]古县名。治所在今安徽省五河县西。
虹字的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横捺横竖横虹字的相关书法:
虹字的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部】 编号:8888 虹,[戶工切 ],螮蝀也。狀似蟲。从虫工聲。《明堂月令》曰:“虹始見。” 籒文虹从申。申,電也。虹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虹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虹;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076第40(点击查看原图)【唐韻】戸公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螮蝀也。【禮·月令】季春,虹始見。孟冬,虹藏不見。【淮南子·說山訓】天二氣則成虹。【後漢·郞覬傳】凡日旁氣色白而純者,名爲虹。 又【字彙補】宛虹,龍也。 又草名。【拾遺記】背明國有虹草,花似朝虹之色。 又劒名。【魏文帝序】造百辟寶劒三,其一曰流彩虹。 又【集韻】【正韻】胡江切,音降。與訌同。潰亂。一曰爭訟相陷入之言也。【爾雅·釋言】虹,潰也。【詩·大雅】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又【廣韻】古巷切,音絳。【元稹·送客遊嶺南詩】山頭虹似巾。 又縣名,在泗州。【後漢·郡國志】沛國虹。 又【集韻】古送切,音貢。義同。 又胡貢切,音鬨。虹洞,相連也。【枚乗·七發】虹洞兮蒼天。【馬融·廣成頌】天地虹洞。 又【韻補】戸孔切,音汞。【郭璞·鯨魚贊】壯士挺劒,氣激白虹。鯨魚潛淵,出而色悚。 【玉篇】籀文作。虹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虹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虹字的源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金文1;
金文2;
说文籀文;
石鼓文;
小篆;
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