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菑”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菑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zī | 五行 | 木 |
部首 | 艹 | 部首笔画 | 3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14 |
五笔 | AVLF | 简体笔画 | 11 |
菑字的取名寓意:
菑字总体寓意是菑字的基本解释:
菑 zī 初耕的田地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姓
菑 zì 插入:树立:“察其菑蚤不齵,则轮虽敝不匡。” 枯死而未倒的树:“周公之状,身如断菑。” 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
矮墙
剖析
菑 zāi 古同“灾”:“不逢天菑,不遇人害。” 笔画数:11;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55525121
简体字:菑,繁体字:菑。字源详解图片:

菑字的详细解说:
无内容
菑字的意思:
暂无。菑字取名好不好?菑字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菑字的使用比例:
菑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1次,用于第一个字占:80%,男孩名字占47%,女孩名字占:53%。
菑字的寓意:
无内容
带菑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女名:
带菑字的相关成语:
与菑字相关的诗词:
与菑字同音的文字:
与菑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菑字同五行的文字:
菑字的字源演变:


菑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zī][《廣韻》側持切,平之,莊。]亦作“葘1”。“載5”的被通假字。(1)初耕的田地。亦泛指农田。
(2)开垦;耕耘。
(3)引申为除去。
(4)茂密的草丛。
(5)通“緇”。
(6)姓。见《通志·氏族三》。[②][zì][《集韻》側吏切,去志,莊。]亦作“葘2”。
(1)直立未倒的枯木。
(2)围墙。
(3)通“倳”。树立;插入。
(4)剖析。参见“菑2栗”。[③][zāi][《集韻》將來切,平咍,精。]同“災1”。
(1)灾害;灾难。
(2)危害;伤害。
菑字的笔顺读写:
横竖竖折折折竖折横竖横菑字的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 编号:565 菑,[側詞切 ],不耕田也。从艸、甾。《易》曰:“不菑畬。” 菑或省艸。菑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菑;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37第24(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唐韻】側持切,音緇。【說文】不耕田也。【徐曰】从艸从从田。,川壅也,田不耕則艸壅塞之。【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葘。【註】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爲葘。【詩·小雅】于此葘畝。【疏】葘者,災也,始災殺其草木也。【易·无妄】不葘畬。【疏】不敢首發新田,惟治其葘熟之地。 又水名。【山海經】常蒸之山,葘水出焉。 又地名。【史記·孝景帝紀註】葘川縣,故劇城。 又姓。【通志·氏族略】孔融集有葘莊,靑州人。 又【正韻】將來切,同災。【詩·大雅】無葘無害。 又【韻會】側吏切,音厠。木立死曰葘。【詩·大雅】其葘其翳。 又【周禮·冬官·輪人註】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胾。博立梟棊亦爲菑。【前漢·武帝紀瓠子歌】隤林竹兮揵石葘。【師古註】石葘,謂石立之也。 又資四切,音恣。剖也,裂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居幹之道,葘栗不迤。 又與椔通。【荀子·非相篇】身如斷葘。菑、緇、椔諸字从作。考證:〔【周禮·冬官·輪人註】葘謂輻入轂中者。【鄭註】謂建輻也。 又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周禮·冬官考工記註】博立梟棊於中央亦爲葘。〕 謹照原文自註菑至於中央四十字,改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胾。博立梟棊亦爲菑。菑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菑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菑字的源演变:
无内容
菑字在说文解字里的写法:
无内容
菑字在六书通里的写法:
无内容
菑字在金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菑字英文翻译:

字形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