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爨”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爨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cuàn | 五行 | 金 |
部首 | 火 | 部首笔画 | 4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29 |
五笔 | WFMO | 简体笔画 | 30 |
爨字的取名寓意:
爨字总体寓意是爨字的基本解释:
爨 cuàn 烧火做饭:分居各爨灶:“客传萧寒爨不烟。”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
演戏:“夫优伶爨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姓
笔画数:30; 部首:火; 笔顺编号:321125125151145123412341344334
简体字:爨,繁体字:爨。字源详解图片:
爨字的详细解说:
“焚” 是古代农耕技术,用火烧山林或荒地的野草,除虫积肥。《说文》: “燓 (焚) ,烧田也。” 甲骨文、金文虽字形略异,但均由 “火” 、“林” 、“木” 、“艸” (草)组成,字义十分明显。尤其是甲骨文4-5在火下加一“” (手)或“” (双手), 进一步表明火烧林草是人的行为,非天然野火。小篆在规范和统一字形时,在林间加 “爻”成“棥” (读fán)字,除可烘托被烧田野土色斑驳外,实有添足之嫌。隶书(汉简、晋隶)略去爻赘,伸展笔画,成为今文。“爨”本指烧火煮饭。《说文》: “齐谓之炊爨。” “说文籀文”写作“”,上边是表示灶洞的“冖” ,下边是双手(廾,读gǒng)捧双“木”燃“火”的情景。小篆写作“” , 上边增加了双手持“同”的字符。 《说文》对此释作: “象持甑,冂为灶口。廾推林内火。”一幅双手捧柴点火塞进灶洞煮饭的画图跃然纸上。
爨字的意思:
指烧火做饭,也指火灶。爨字取名好不好?爨字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爨字的使用比例:
爨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106次,用于第一个字占:70%,男孩名字占49%,女孩名字占:51%。
爨字的寓意:
无内容
带爨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女名:
带爨字的相关成语:
与爨字相关的诗词:
与爨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爨字同五行的文字:
爨字的字源演变:
爨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cuàn][《廣韻》七亂切,去换,清。]亦作“熶1”。亦作“1”。(1)烧火煮饭。
(2)指烧火做饭的人。
(3)泛指烧煮。
(4)焚烧。
(5)灶。
(6)戏曲名词。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旧时亦以爨或爨弄指演剧。
(7)古星名。即今之水星。参见“爨星”。
(8)我国古族群名和古地名。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由南中占统治地位的建宁(当今云南省曲靖地区)大姓爨氏集团演变而来。分成东爨、西爨两部。均在今云南省东部。唐代东爨为乌蛮,西爨为白蛮。元代称乌蛮为黑爨,白蛮为白爨。明以后,爨专指罗罗。
(9)姓。战国时有爨襄。见《战国策·魏策一》。
爨字的笔顺读写:
撇竖横横竖折横竖折横折横横捺折横竖撇捺横竖撇捺横撇捺捺撇撇捺爨字的相关书法:
爨字的说文解字:
【卷三】【爨部】 编号:1778 爨,[七亂切 ],齊謂之炊爨。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内火。凡爨之屬皆从爨。 籒文爨省。爨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爨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爨; 康熙笔画:29; 页码:页688第21(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廣韻】七亂切【集韻】【韻會】【正韻】取亂切,音。【說文】齊謂之炊爨。象持甑,冂爲竈口,廾推林內火。【玉篇】竈也。【詩·小雅】執爨踖踖。【傳】爨,饔爨,稟爨也。【疏】饔爨以煑肉,廩爨以炊米。【周禮·天官·亨人】職外內饔之爨亨煑。【註】爨,今之竈。主於其竈煑物。【儀禮·士昏禮】大羹湆在爨。【註】爨,火上。 又姓。【華陽國志】昌寧大姓有爨習。【蜀志】建寧大姓。蜀錄有交州刺史爨深。 又【集韻】或作熶。詳熶字註。 又取絹切,音縓。炊也。 又七丸切,音攛。義同。【周禮·夏官·挈壷氏】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註】以火炊水。◎按周禮,詩傳,釋文,爨俱音七絃切,釋經傳爨字之義,大約動音爲平聲,靜音爲去聲。然左傳宣十五年傳:析骸以爨。註:爨,炊也。及孟子,以甑爨。似皆宜讀平聲。乃孟子無釋文。左傳,釋文,亦音七亂反。則平去又未嘗拘也。爨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爨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爨字的源演变: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甲骨文6;
金文;
说文籀文爨;
小篆焚;
小篆爨;
汉简;
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