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晋”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晋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jìn | 五行 | 火 |
部首 | 日 | 部首笔画 | 4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10 |
五笔 | GOGJ | 简体笔画 | 10 |
晋字的取名寓意:
晋字总体寓意是晋字的基本解释:
晋 jìn 进:晋级。晋升。晋谒(进见)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晋剧
中国朝代名:西晋。东晋
笔画数:10; 部首:日; 笔顺编号:1224312511
简体字:晋,繁体字:晋。字源详解图片:
晋字的详细解说:
“晋” 同进,有升义。如晋级。《说文》: “晋,进也。” 甲骨文和金文1-2字形近似。 写作“、 、 ” 。象两只箭到达某目标; 下边的 “日”表示太阳升起。兼有 “进、升” 义。金文3-4将下边的 “日” 逐渐变为容器形, 象箭插入, 是古代博具掷壶的形象。 强化了进入义。 小篆写作 “” 。从日,从臸 (读rì,同至,到)。字义同甲骨文。隶书(汉《张迁碑》 )写作“” 。 已不象形, 成为今文。
晋字的意思:
本义是上进、晋升、晋封、积极向上。晋字取名好不好?晋字为取名常用字,寓意好。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晋字的使用比例:
晋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204889次,用于第一个字占:72%,男孩名字占69%,女孩名字占:31%。
晋字的寓意:
晋字用于取名寓指积极向上、蓬勃发展、位高权重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带晋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子晋 子晋 东晋 佳晋 嘉晋 晋飑 晋荹 晋辰 晋城 晋川 晋芳 晋珩 晋红 晋江 晋杰 晋林 晋南 晋宁 晋鹏 晋平 晋千 晋阮 晋锐 晋杉 晋升 晋生 晋石 晋甦 晋欣 晋阳 晋杨 晋尧 晋英 晋勇 晋瑜 晋宇 晋玉 晋泽 经晋 林晋 秦晋 冉晋 松晋 宪晋 晓晋 学晋 仲晋女名:诗晋
带晋字的相关成语:
与晋字相关的诗词:
与晋字同音的文字:
与晋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晋字同五行的文字:
晋字的字源演变:
晋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jìn][《廣韻》即刃切,去震,精。]亦作“晋1”。(1)进。
(2)升,升级。
(3)六十四卦之一,坤下离上。
(4)内;里面。
(5)抑制;按捺。
(6)低;俯。《易·晋》:“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闻一多《古典新义·〈周易〉义证类纂》:“摧訓折,訓落,與晉訓抑訓俯義近,故晉摧並舉。”一说,晋,进,谓进攻敌人。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三。
(7)鼓名。
(8)同“進”。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9)通“搢”。插。
(10)通“鐏”。戈柄下的铜套,形锐,可以插入地里。
(11)通“箭”。
(12)水名。
(13)春秋诸侯国名。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尧之故墟唐,南有晋水,至叔虞子燮父改国号晋。故址在今山西省、河北省南部、陕西省中部及河南省西北部。后晋为其大夫韩、赵、魏所分。
(14)朝代名。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为前赵所灭。共四帝,历五十二年。317年,司马睿即位建康,保有江南之地,史称东晋。420年为刘裕所灭。共十一帝,历一○四年。与西晋合称两晋。
(15)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36年,後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灭唐称帝,都汴,国号晋,史称後晋。946年为契丹所灭。共二帝,历十一年。
(16)山西省的简称。
(17)姓。战国魏有晉鄙。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晋字的笔顺读写:
横竖竖捺撇横竖折横横晋字的相关书法:
晋字的说文解字:
【卷七】【日部】 编号:4182 晉,[卽刃切 ],進也。日出萬物進。从日从臸。《易》曰:“明出地上,。”臣鉉等案:臸,到也。會意。晋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晋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上】【日字部】 晋;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495第02(点击查看原图)【正字通】俗字。(晉)【唐韻】【集韻】【韻會】卽刃切。【說文】作,進也,日出萬物進也。【類篇】隸省作晉。【易·晉卦】晉,進也。【疏】以今釋古,古之晉字,卽以進長爲義。【又】明出地上晉。 又【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疏】晉,插也。 又【周禮·夏官·田僕】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註】晉,猶抑也。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晉鼓鼓金奏。【註】晉鼓長六尺六寸。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凡爲殳,去一以爲晉圍。【註】鄭司農云:晉謂矛戟下銅鐏也。【釋文】晉如字。 又國名。【詩·唐風譜】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晉水,至子燮改爲晉侯。 又姓。【廣韻】本自唐叔虞之後,以晉爲氏,魏有晉鄙。 又【集韻】子賤切,音箭。水名。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晉圍。【釋文】又音箭。 又【陸雲·登臺賦】長發其祥,天鑑在晉。肅有命而龍飛兮,跚重斯而肇建。晋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晋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晋字的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侯马盟书;
小篆;
三体石经;
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