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仁”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仁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rén | 五行 | 木 |
部首 | 亻 | 部首笔画 | 2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4 |
五笔 | WFG | 简体笔画 | 4 |
仁字的取名寓意:
仁字总体寓意是仁字是起名常用文字,并且多用于男性。
仁字的基本解释:
仁 rén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姓
笔画数:4;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1
简体字:仁,繁体字:仁。字源详解图片:
仁字的详细解说:
“仁”本指爱他人与爱自己一样,也表示不同的人之间相互亲爱。《说文》 : “仁,亲也。” 甲骨文、金文、“说文古文” 1及小篆字形一脉相承, 分别写作 “、 、 、” , 均为一侧面人形后边有一相等符号“” , 会意人与人之间平等、 相等,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其中 “说文古文”2写作 “” , 上边是一千人的 “千” , 下边是 “心” , 表达了更博大的爱心, 千人同心。 隶书《夏承碑》写作 “” , 尚有古文字遗痕; 《孟孝碑》写作 “仁” ,完全成为今文。
仁字的意思:
道德范畴;温润;亲爱;恩惠;完美的道德。仁字取名好不好?仁字为取名常用字,寓意好。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仁字的使用比例:
仁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656637次,用于第一个字占:70%,男孩名字占71%,女孩名字占:29%。
仁字的寓意:
仁字用于取名寓指仁爱、热心、温文尔雅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带仁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仁方 仁和 仁谨 仁朴 仁善 仁贤 仁心 仁信 仁言 仁义 仁宇 仁泽 守仁 焙仁 秉仁 炳仁 伯仁 博仁 愽仁 曹仁 仧仁 场仁 成仁 俦仁 樗仁 础仁 菙仁 促仁 侟仁 戴仁 德仁 的仁 竳仁 狄仁 缔仁 槙仁 淀仁 东仁 队仁 侕仁 凡仁 矾仁 访仁 俸仁 庚仁 供仁 国仁 豪仁 鸿仁 怀仁 会仁 伋仁 己仁 伎仁 傢仁 嘉仁 见仁 建仁 界仁 进仁 廉仁 椋仁 令仁 洛仁 仁安 仁邦 仁彪 仁滨 仁波 仁宸 仁诚 仁础 仁翠 仁达 仁东 仁发 仁峰 仁夫 仁富 仁玵 仁光 仁海 仁壕 仁浩 仁薃 仁核 仁鸿 仁虎 仁华 仁圜 仁慧 仁籍 仁謇 仁建 仁江 仁弶 仁杰 仁久 仁举 仁俊 仁奎 仁坤 仁力 仁亮 仁林 仁买 仁民 仁明 仁木 仁诺 仁平 仁琪女名:仁婧 仁伶 仁艳
带仁字的相关成语:
与仁字相关的诗词:
与仁字同音的文字:
与仁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仁字同五行的文字:
仁字的字源演变:
仁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rén][《廣韻》如鄰切,平真,日。]“忈1”的今字。“忎1”的今字。(1)仁爱;相亲。仁是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2)仁慈;厚道。
(3)行惠施利,以恩德济助。
(4)泛指仁德。
(5)有德者之称。指仁人。
(6)有德者之称。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长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亦称之为“仁”。
(7)思念;致思慕之心。
(8)保;养。
(9)用以比喻有滋养。
(10)谓痛痒相知,感觉灵敏。
(11)相通,相贯。
(12)果核或果壳最里头的部分,大都质软可食。
(13)指其他有甲壳物体中可吃的部分。
(14)今动物细胞核内之小体亦称仁,一名核点。亦称其它物体的中心部分。
(15)佛教徒对佛、罗汉的尊称。
(16)通“人”。
(17)通“夷”。
(18)姓。五代时有仁美。见《旧五代史·回鹘传》。
仁字的笔顺读写:
撇竖横横仁字的相关书法:
仁字的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 编号:4927 仁,[如鄰切 ],親也。从人从二。臣鉉等曰:仁者兼愛,故从二。 古文仁从千、心。 古文仁或从尸。仁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仁; 康熙笔画:4; 页码:页91第07(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忎【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又【方書】手足痿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又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仁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仁字在甲骨文里的写法:
无内容
仁字的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说文古文1;
说文古文2;
古玺文1;
古玺文2;
小篆;
隶书1;
隶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