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體”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體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tǐ | 五行 | 火 |
部首 | 骨 | 部首笔画 | 9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23 |
五笔 | MEMU | 简体笔画 | 22 |
體字的取名寓意:
體字总体寓意是带體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女名:
带體字的相关成语:
与體字相关的诗词:
与體字同音的文字:
与體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體字同五行的文字:
體字的字源演变:


體字的基本解释:
體 tǐ 體 tī 均见“体”笔画数:22; 部首:骨; 笔顺编号:2554525112512211251431
體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tǐ][《廣韻》他禮切,上薺,透。]“体2”的繁体字。亦作“躰1”。亦作“軆1”。亦作“骵1”。(1)身体。
(2)指身体的一部分。
(3)肢体。特指手足。
(4)指古代用于祭祀或宴飨的牛羊猪的躯体或其切块。
(5)指草木的茎干。
(6)形体;物体。
(7)谓生长成形。
(8)形势。
(9)指字体;字的形状结构。
(10)指体裁;诗文的风格。
(11)兆象;卦象。《书·金縢》:“公曰:'體,王其罔害。'”孔传:“如此兆體,王其無害。”《诗·卫风·氓》:“爾卜爾筮,體無咎言。”毛传:“體,兆卦之體。”一说为虚词。俞越曰:“體字以一言爲句,乃發語之辭,慶幸之意也。”见《群经平议·尚书三》。
(12)整体;总体。
(13)部分。
(14)谓区分;分别开来。
(15)事物的主要部分;主体。
(16)指内容。
(17)心田;心神。
(18)指心胸。
(19)禀性;德性。
(20)承宗继祖的系统;血统。
(21)体统;体制。
(22)泛指言行举措应遵守的规范道理。
(23)指身份。
(24)指政体;政事。
(25)格局;规模。
(26)准则;法则。
(27)体例。
(28)包含;容纳。
(29)体现;摹状。
(30)取法;效法。
(31)依据;根据。
(32)承继;沿袭。
(33)亲近;贴近。
(34)亲自。
(35)切实。
(36)施行;实行。
(37)治理。
(38)体会;体察。
(39)体念;体贴。
(40)特指几何学上具有长、宽、厚三度的形体。
(41)特指声母。
(42)发声,指一个字的开头辅音。
(43)语法范畴,表示动词所指动作进行的情况。
(44)通“禮”。[②][tī]“体3”的繁体字。见“體2己”。
體字的笔顺读写:
竖折折捺折竖折横横竖折横竖竖横横竖折横捺撇横體字的说文解字:
【卷四】【骨部】 编号:2575 體,[他禮切 ],緫十二屬也。从骨豊聲。體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骨字部】 體;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1451第06(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體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