錣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zhuì |
五行 |
|
部首 |
釒 |
部首笔画 |
8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16 |
五笔 |
QCCC |
简体笔画 |
16 |
錣字的取名寓意:
錣字总体寓意是
带錣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女名:
带錣字的相关成语:
与錣字相关的诗词:
与錣字同五行的文字:
錣字的字源演变:
錣字的基本解释:
錣 zhuì 古代一种顶上带铁刺的马鞭:“(马)欲退则错錣贯之。” 计数的筹码:“且君引錣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 针
笔画数:16;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54545454
錣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zhuì][《廣韻》陟衛切,去祭,知。][《廣韻》丁刮切,入鎋,端。]赶马杖上端用来刺马的铁针。[②][chuò][《字彙補》丁劣切]计数的筹码。
錣字的笔顺读写: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折捺折捺折捺折捺
錣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錣)
錣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錣;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11第08(点击查看原图)【集韻】【韻會】株劣切,音輟。【玉篇】針也。【集韻】策耑有。【列子·說符篇】白公勝慮亂,罷朝出,倒杖策,錣上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鄭人聞之曰:頤之忘,將何不忘哉。【淮南子·道應訓註】策馬捶,端有針,謂之錣,倒杖策,故錣貫頤也。張湛曰:錣,杖末鋒。 又【廣韻】下刮切,音鵽。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株衞切,音綴。【廣韻】針也。 又【集韻】與同。羊車騶箠也。箸箴其耑長半分。【增韻】亦謂之。 又【揚子·方言】錣,餽也。 又籌也。【管子·國蓄篇】且君引錣量用,耕田發草,上得其數矣。
錣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汉字更多解析欢迎联系微信:guoxue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