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fǔ |
五行 |
|
部首 |
皿 |
部首笔画 |
5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18 |
五笔 |
TGEL |
简体笔画 |
18 |
簠字的取名寓意:
簠字总体寓意是
带簠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女名:
带簠字的相关成语:
与簠字相关的诗词:
与簠字同五行的文字:
簠字的字源演变:
簠字的基本解释:
簠 fǔ 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笔画数:18; 部首:皿; 笔顺编号:314314125112425221
簠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fǔ][《廣韻》方矩切,上麌,非。][《廣韻》甫無切,平虞,非。][《廣韻》芳遇切,去遇,敷。]古祭祀、宴享时用以盛黍稷稻粱的容器。长方形,口外侈,有四短足及二耳。盖与器形状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成大小相同的两个器皿。西周晚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流行,后世有仿制。
簠字的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横竖折横横竖捺竖折竖竖横
簠字的说文解字:
【卷五】【竹部】 编号:2926 簠,[方矩切 ],黍稷圜器也。从竹从皿,甫聲。 古文簠从匚从夫。
簠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簠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簠;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899第09(点击查看原图)〔古文〕【集韻】匪父切【正韻】斐古切,音甫。【說文】黍稷圜器也。【廣韻】簠簋,祭器。【詩·秦風】《釋文》外方內圓曰簠,用貯稻粱,容一斗二升。【論語註】周曰簠簋,宗廟盛黍稷之器。【儀禮·聘禮】兩簠繼之粱在北。 又【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正韻】芳無切,音膚。義同。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義同。 又【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義同。考證:〔【詩·秦風傳】外方內圓曰簠。〕 謹按所引係釋文語,謹將傳改爲釋文。
簠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汉字更多解析欢迎联系微信:guoxue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