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濡”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濡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rú | 五行 | 水 |
部首 | 氵 | 部首笔画 | 3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18 |
五笔 | IFDJ | 简体笔画 | 17 |
濡字的取名寓意:
濡字总体寓意是濡字是起名常用文字,并且多用于男性。
带濡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濡沫水水 竖濡木水女名:
带濡字的相关成语:
与濡字相关的诗词:
与濡字同音的文字:
与濡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濡字同五行的文字:
濡字的字源演变:


濡字的基本解释:
濡 rú 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停留,迟滞:濡滞
含忍:濡忍
笔画数:1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4524444132522
濡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rú][《廣韻》人朱切,平虞,日。]“渪1”的今字。(1)古水名。北濡水源出今河北省完县西北之祁河,东流与滱水、易水等会合入海。
(2)古水名。即今河北省易县西北之北易水。
(3)古水名。在今广西荔浦西北。
(4)浸渍;沾湿。
(5)滋润。
(6)常喻施受恩泽。
(7)喻恩泽。
(8)停留,迟缓。参见“濡滯”。
(9)尿。[②][nuán][《廣韻》乃官切,平寒,泥。]“渪2”的今字。水名。今河北省滦河。[③][ér][《集韻》人之切,平之,日。]“渪3”的今字。同“胹1”。谓以汁调和烹煮。[④][róu][《集韻》而由切,平尤,日。]“渪4”的今字。见“濡4忍”、“濡4愞”。[⑤][ruǎn][《集韻》乳兖切,上獮,日。]“渪5”的今字。柔软;柔弱。[⑥][nuò][《集韻》奴卧切,去過,泥。]“渪6”的今字。
(1)水貌。见《集韵·去过》。
(2)通“糯”。黏性的。
濡字的笔顺读写:
捺捺横横捺折竖捺捺捺捺横撇竖折竖竖濡字的相关书法:



濡字的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编号:7059 濡,[人朱切 ],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从水需聲。濡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濡;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656第08(点击查看原图)【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又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又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又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又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又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又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又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又【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又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又【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又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又【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 又【集韻】【正韻】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又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又奴臥切,懦去聲。水貌。濡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