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沁”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沁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qìn | 五行 | 水 |
部首 | 氵 | 部首笔画 | 3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8 |
五笔 | INY | 简体笔画 | 7 |
沁字的取名寓意:
沁字总体寓意是带沁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梅沁木水 沁城水土 沁夫水水 沁禾水木 沁楠水木 沁青水木 沁文水水 沁轩水土 沁彦水木 沁阳水火 沁洋水水 沁雨水水 沁育水土 沁园水土 沁源水水 沁喆水 沁知水火 沁梓水木 仁沁木水 日沁火水 薇沁木水 逸沁土水女名:沁芳水木 沁桦水木 沁灵水火 沁梅水木 沁荃水木 沁柔水金 沁如水金 沁蔚水木 沁娴水土 沁心水火 沁芯水木 沁雪水水 沁妍水火 沁瑶水火 沁怡水土 沁潆水水 沁颖水木 沁媛水火 沁月水木 沁玥水土 沁芸水木 彦沁木水
带沁字的相关成语:
与沁字相关的诗词:
与沁字同音的文字:
与沁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沁字同五行的文字:
沁字的字源演变:



沁字的基本解释:
沁 qìn 渗入;浸润:沁润。沁人心脾汲水:“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
头向下垂:沁着头
纳入水中
笔画数: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4544
沁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qìn][《廣韻》七鴆切,去沁,清。](1)气体、液体等渗入或透出。
(2)汲(水)。
(3)方言。头向下垂。
(4)方言。向水里放。
(5)用同“吣”。犹胡说。
(6)水名。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绵山,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
(7)水名。沁河。发源于河北省邯郸之紫金山,北流入滏阳河。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六·广平府》。
(8)古州名。隋置。州治在今山西省沁县。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五·沁州》。
沁字的笔顺读写:
捺捺横捺折捺捺沁字的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编号:6985 沁,[七鴆切 ],水。出上黨羊頭山,東南入河。从水心聲。沁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沁; 康熙笔画:8; 页码:页609第11(点击查看原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鴆切,音鈊。水名。【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注】卽洎水。【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 又州名。【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 又【集韻】所錦切,音。又斯荏切,音襂。又所禁切,音滲。義同。 又以物探水也。【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 又思林切,音心。水名。沁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