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汤”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汤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shāng | 五行 | 水 |
部首 | 氵 | 部首笔画 | 3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13 |
五笔 | INRT | 简体笔画 | 6 |
汤字的取名寓意:
汤字总体寓意是带汤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汤宇水土 禹汤土水女名:
带汤字的相关成语:
与汤字相关的诗词:
与汤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汤字同五行的文字:
汤字的字源演变:


汤字的基本解释:
汤 (湯) tāng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卬 )汤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姓
汤 (湯) shāng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湯) 笔画数:6;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33
汤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tāng][《廣韻》吐郎切,平唐,透。]“汤1”的繁体字。(1)沸水;热水。
(2)温泉。
(3)指温泉浴池。
(4)带汁水的菜肴。
(5)指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
(6)中药汤剂。
(7)汤池,护城河。
(8)商朝的开国之君。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
(9)姓。[②][tàng][《廣韻》他浪切,去宕,透。]“汤2”的繁体字。
(1)高温物体与皮肤接触而使之产生疼痛感。
(2)把肉、菜放进开水里稍微煮一下就取出来。
(3)泛指煮。
(4)用开水或热水浇、泡。
(5)用热物接触冷物使之变暖。
(6)冲撞;冒。
(7)搪,抵挡。
(8)触,碰。
(9)用同“淌”。
(10)用同“趟”。参见“湯2湯兒”。
(11)通“蕩”。行为放纵。
(12)通“蕩”。大。参见“湯2禹”。
(13)通“蕩”。荡涤。[③][shāng][《廣韻》式羊切,平陽,書。]亦作“漡1”。“汤3”的繁体字。见“湯3湯”。[④][yáng][《集韻》余章切,平陽,以。]“汤4”的繁体字。
汤字的笔顺读写:
捺捺横折撇撇汤字的相关书法:




汤字的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 编号:7322 湯,[土郎切 ],熱水也。从水昜聲。汤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湯;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607第05(点击查看原图)【唐韻】土郎切【集韻】【韻會】【正韻】他郎切,音鏜。【說文】熱水也。【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 又水名。【山海經】上申之山,湯水出焉。又【水經注】江水,東逕瞿巫灘,左則湯谿水註之,源出朐忍縣北。 又谷名。【張衡·南都賦】湯谷涌其後。 又州名。【韻會】廣南化外,唐置湯州,天寶時爲湯泉郡。 又縣名。【廣輿記】湯隂縣,屬彰德府。 又【書·虞書疏】除殘去虐曰湯。馬融又云:雲行雨施曰湯。又【風俗通·王霸篇】湯者,攘也,昌也。言其攘除不軌,天下熾盛。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湯湯,流貌。一曰波動之狀。【詩·大雅】江漢湯湯。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浪切,音儻。熱水沃也。【禮·月令】如以熱湯。 又【集韻】余章切,音陽。與暘同。暘谷,日所出也。亦作陽。【淮南子·天文訓】日出于湯谷。 又【廣韻】他浪切,音盪。與蕩通。【詩·陳風】子之湯兮。【傳】湯,蕩也。【箋】言游蕩無不爲也。 又與盪同。【前漢·天文志】四星若合,是謂大湯。 又【韻補】叶透空切,音通。【東方朔·七諫】何靑雲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考證:〔【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 謹按原文華字屬下爲句不連芳讀,謹省華字。汤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