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止”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止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zhǐ | 五行 | 火 |
部首 | 止 | 部首笔画 | 4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4 |
五笔 | HHHG | 简体笔画 | 4 |
止字的取名寓意:
止字总体寓意是止字是起名常用文字,并且多用于男性。
带止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愁止金火 恩止土火 高止木火 止冬火火 止凡火水 止戛火木 止然火金 止天火金 止闲火水 止小火金 止义火木 止愚火木女名:
带止字的相关成语:
与止字相关的诗词:
与止字同音的文字:
与止字同五行的文字:
止字的字源演变:




止字的基本解释:
止 zhǐ 停住不动:止步。截止拦阻,使停住:止痛。禁止
仅,只: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古同“趾”,脚;脚趾头
行起 笔画数:4; 部首:止; 笔顺编号:2121
止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zhǐ][《廣韻》諸市切,上止,章。](1)足,脚。后通作“趾”。
(2)栖息。多用于鸟类。
(3)居住。
(4)指住所。
(5)至;到。
(6)停止;终止。
(7)谓使停止。参见“止雨”。
(8)挽留;收留。
(9)扣留。
(10)俘获。
(11)等待。
(12)阻止;制止。
(13)减省。
(14)人的仪态举止。
(15)尽头;止境。
(16)椎名。用以击柷止乐。
(17)梵文“奢摩他”之意译。
(18)仅;只。
(19)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确定语气。
(20)地基。后作阯、址。
(21)通“職”。职分,职事。
(22)通“沚”。水中小块陆地。
(23)通“豸”。
(24)姓。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止字的笔顺读写:
竖横竖横止字的相关书法:




止字的说文解字:
【卷二】【止部】 编号:1063 止,[諸市切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止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止字部】 止; 康熙笔画:4; 页码:页573第24(点击查看原图)【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徐曰】初生根幹也。 又【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禮·玉藻】口容止。【註】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又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 又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爲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又凡戰而被獲曰止。【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杜註】內諱獲,故言止。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詩·鄘風】人而無止。【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又舉止。【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又樂器。【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註】止者,其椎名也。【書·益稷】合止柷敔。【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詩·小雅】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又與趾同。【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郭註】止,足也。【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止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