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扶”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扶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fú | 五行 | 水 |
部首 | 扌 | 部首笔画 | 3 |
是否常用 | 否 | 康熙笔画 | 8 |
五笔 | RFWY | 简体笔画 | 7 |
扶字的取名寓意:
扶字总体寓意是带扶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扶义水木 扶翊水木 扶志水火 天扶金水女名:
带扶字的相关成语:
与扶字相关的诗词:
与扶字同音的文字:
与扶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扶字同五行的文字:
扶字的字源演变:


扶字的基本解释:
扶 fú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搀扶。扶正。扶老携幼帮助,援助:扶养。扶植。扶危济困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扶梯。沙发扶手
姓
help sb. upsupport with hand 笔画数:7;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1134
扶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fú][《廣韻》防無切,平虞,奉。](1)搀扶。
(2)指搀扶的人。
(3)扶持,护持。
(4)扶正,扶直。
(5)支援;帮助。
(6)抚养。
(7)抚摩,轻轻地按。
(8)支撑;拄持。
(9)攀附;靠近。
(10)旁,侧。
(11)沿着。
(12)古代女子肃拜称扶。
(13)古代织绶带时先合若干根丝成一股,称为系,四系为一扶。
(14)见“扶扶”。
(15)姓。北周有扶猛。见《北史》本传。[②][fū][《廣韻》甫無切,平虞,非。]通“膚1”。古代长度计算单位。并四指的宽度为一扶。[③][pú][《集韻》蓬甫切,平模,並。]见“扶3服”。
扶字的笔顺读写:
横竖横横横撇捺扶字的相关书法:




扶字的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编号:7814 扶,[防無切 ],左也。从手夫聲。 古文扶。扶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扶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扶; 康熙笔画:8; 页码:页419第05(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 又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又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又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又與通。大風也。 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又幼小貌。【揚子·太經】赤子扶扶。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註】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又【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又叶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扶寸而合。【註】側手曰扶,按指曰寸。通作膚。〕 謹照原文兩扶字改膚。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扶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