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和”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和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hé | 五行 | 水 |
部首 | 口 | 部首笔画 | 3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8 |
五笔 | TKG | 简体笔画 | 8 |
和字的取名寓意:
和字总体寓意是和字是起名常用文字,并且多用于男性。
带和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崇和金水 醇和水水 恭和木水 共和木水 和畅水火 和静水金 和平水水 和璞水水 和泰水火 和煦水金 和暄水金 和易水火 和豫水土 和悦水火 和泽水水 和正水金 浃和水水 静和金水 密和水水 平和水水 齐和金水 谦和木水 仁和木水 善和金水 韶和金水 同和火水 统和木水 羲和金水 咸和水水 孝和水水 修和金水 暄和金水 叶和木水 颐和土水 义和木水 雍和土水 裕和金水 匀和木水 蕴和木水 中和土水 菖和木水 常和金水 承和金水 醇和水水 恭和木水 和昶水土 和畅水火 和篪水木 和风水木 和光水火 和静水金 和乐水火 和美水火 和暖水火 和蒲水木 和蘧水木 和顺水水 和硕水土 和妍水火 和逸水土 和云水水 浦和水水 暄和金水 悦和火水 匀和木水 成和金水 和蔼水木 和安水土 和璧水土 和昶水土 和畅水火 和风水木 和歌水木 和光水火 和平水水 和洽水水 和惬水金 和顺水水 和硕水土 和颂水木 和泰水火 和悌水火 和通水火 和同水火 和煦水金 和雅水木 和宜水木 和怡水土 和玉水金 和裕水金 和豫水土 和悦水火 和韵水土 和泽水水 和正水金 和志水火 弘和水水 乐和火水 浦和水水 蕴和木水 泰和火水 天和金水 同和火水 宝和金水 葆和木水 卞和木水 琩和水 成和金水 承和金水 春和金水 崔和木水 存和金水 缔和火水 方和水水 敷和金水 贵和木水 亥和水水 和蔼水木 和霭水木 和安水土 和璧水土 和昌水金 和昶水土 和篪水木 和达水火 和风水木 和甫水水 和歌水木 和光水火 和喈水木 和兰水木 和乐水火 和亮水火 和鼐水火 和尼水火 和蒲水木 和奇水木 和洽水水 和惬水金 和勍水 和蘧水木 和荣水木 和蔬水木 和顺水水 和硕水土 和颂水木 和悌水火 和田水土 和通水火 和同水火 和伟水土 和文水水 和兴水水 和宜水木 和逸水土 和堉水 和裕水金 和云水水 和韵水土 和志水火 和智水火 弘和水水女名:妍和火水 懿和土水 和静水金 和美水火 和暖水火 和平水水 和悌水火 和煦水金 和暄水金 和雅水木 和怡水土 和玉水金 和豫水土 和悦水火 静和金水 平和水水 善和金水 暄和金水 妍和火水 怡和土水 颐和土水 悦和火水 蕴和木水 和姣水木 和美水火 和暖水火 和嫱水金 和雅水木 和妍水火 和颜水木 和玉水金 莉和木水 嫥和水
带和字的相关成语:
与和字相关的诗词:
与和字同音的文字:
与和字同部首的文字:
与和字同五行的文字:
和字的字源演变:



和字的基本解释:
和 hé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姓
战 和 hè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战 和 huó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战 和 huò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战 和 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战 笔画数:8; 部首:口; 笔顺编号:31234251
和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hé][《廣韻》户戈切,平戈,匣。]亦作“咊1”。亦作“惒1”。亦作“鉌1”。亦作“龢1”。(1)和顺;平和。
(2)和谐,协调。
(3)适中;恰到好处。
(4)指身体健康舒适。
(5)和睦;融洽。
(6)谓使和睦;使融洽。
(7)喜悦。
(8)温和,气候温暖。
(9)调和;调治;调适。
(10)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11)谓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12)犹合。汇合;结合。
(13)交易。
(14)连带。
(15)介词。犹连。表示强调某一词或词组。
(16)介词。犹给,替。
(17)介词。犹向。
(18)介词。犹同。表示比较。
(19)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犹与。
(20)象声词。参见“和和”。
(21)车铃。
(22)古代军队营垒之门。
(23)古乐器。古军乐器錞于。
(24)古乐器。小笙。
(25)棺题,棺材两头的突出部分。
(26)古代音乐术语。指单纯以吹奏乐器演奏。
(27)古代吴声、西曲的最前面部分称“和”,犹今之引子。
(28)古代法律用语。谓双方自愿。
(29)数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勾股术中有勾股和之称。
(30)古代巧匠名。
(31)春秋秦国良医名。晋平公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医和知疾不可治。赵孟称为良医,厚其礼而返之。见《左传·昭公元年》。后为良医通名。参见“和扁”、“和緩”。
(32)日本民族名。亦用为日本国的别称。日本自称大和民族,简称和。
(33)和南。参见“和佛”、“和南”。
(34)通“宣”。宣布。
(35)姓。後汉有和海。见《後汉书·党锢传》。[②][hè][《廣韻》胡卧切,去過,匣。]亦作“惒2”。亦作“龢2”。
(1)以声相应;跟着唱或跟着唱腔伴奏。
(2)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亦有与自己诗词应和者,如唐王初有《自和〈书秋〉》。
(3)附和;响应。
(4)答应;允许。[③][huó]亦作“惒3”。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黏在一起。[④][huò]亦作“惒4”。
(1)掺合;混杂。
(2)蒙哄;欺骗。
(3)犹会。与“一”连用,表示短暂的时间。
(4)量词。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犹次、道。[⑤][hú]亦作“惒5”。谓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人的牌达到规定要求,取得胜利。
和字的笔顺读写:
撇横竖撇捺竖折横和字的相关书法:




和字的说文解字:
【卷二】【口部】 编号:845 和,[戶戈切 ],相譍也。从口禾聲。和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和;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85第01(点击查看原图)〔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又【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又【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又【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又【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又【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又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又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又【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又【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又【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又【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又【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又【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又【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又【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又【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和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