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典:“乙”字起名寓意解析大全
汉字寓意搜索:
乙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 | yǐ | 五行 | 土 |
部首 | 乙 | 部首笔画 | 1 |
是否常用 | 是 | 康熙笔画 | 1 |
五笔 | NNLL | 简体笔画 | 1 |
乙字的取名寓意:
乙字总体寓意是乙字是起名常用文字,并且多用于男性。
带乙字的名字推荐:
男名:芮乙木土 乙白土金 乙博土水 乙册土金 乙禾土木 乙衡土土 乙己土土 乙力土火 乙宁土火 乙青土木 乙胜土金 乙凇土木 乙嵩土土 乙文土水 乙旃土火 中乙土土 子乙水土女名:乙萍土水
带乙字的相关成语:
与乙字相关的诗词:
与乙字同音的文字:
与乙字同五行的文字:
乙字的字源演变:




乙字的基本解释:
乙 yǐ 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指代一方:甲方乙方。乙型脑炎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姓
笔画数:1; 部首:乙; 笔顺编号:5
乙字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yǐ][《廣韻》於筆切,入質,影。](1)物屈曲生长貌。
(2)碾压;压抑。
(3)鱼腮骨。《礼记·内则》:“狼去腸……魚去乙。”郑玄注:“乙,魚體中害人者名也。今東海容魚有骨,名乙,在目旁,狀如篆乙,食之鯁不可出。”一说鱼肠。
(4)虎两胁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
(5)天干的第二位。
(6)第二;次一等。
(7)用以代称並列的第二人。
(8)旧时在书上画“乙”字形符号,打钩。表示阅读中止处。
(9)旧时在书上画“乙”字形符号,打钩。标志着重处。
(10)旧时在书上画“乙”字形符号,打钩。标志章节段落处。
(11)旧时在书上画“乙”字形符号,打钩。用以计数。
(12)校勘术语。表示勾转倒误。
(13)校勘术语。表示删削。
(14)校勘术语。指增补。
(15)校勘术语。后泛指校勘。
(16)我国古代乐谱用来记写七音的七种记音符号之一。历代各地所用记音之字互有出入,常见者依次为“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
(17)燕子。
(18)姓。北魏有乙瓌。见《魏书·乙瓌传》。
乙字的笔顺读写:
折乙字的相关书法:




乙字的说文解字:
【卷十四】【乙部】 编号:9691 乙,[於筆切 ],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气尚彊,其出乙乙也。與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頸。凡乙之屬皆从乙。乙字的说文解字图片:

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上】【乙字部】 乙; 康熙笔画:1; 页码:页83第15(点击查看原图)【唐韻】於筆切【集韻】億姞切【韻會】【正韻】益悉切,音鳦。十幹名。東方木行也。【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月在乙曰橘。【前漢·律歷志】奮軋於乙。【京房易傳】乙,屈也。 又凡讀書,以筆志其止處曰乙。【史記·東方朔傳】朔初上書,人主從上方讀之,止輒乙其處,讀三月乃盡。 又唐試士式,塗幾字,乙幾字。抹去譌字曰塗,字有遺脫,句其旁而增之曰乙。 又【太乙數】有君基太乙,五福太乙諸名。 又【前漢·藝文志】有天乙三篇。【註】天乙謂湯,其言非殷時,皆假託也。 又姓。漢南郡大守乙世,前燕護軍乙逸,明乙瑄,乙山。 又【爾雅·釋魚】魚腸謂之乙。【禮·內則】魚去乙。【註】魚餒必自腸始,形屈如乙字。一說魚腮骨,在目旁,如篆文乙,食之鯁不可出,去之乃食。 又【茅亭客話】虎有威如乙字,長三寸許,在脅兩旁皮下,取得佩之,臨官而能威衆。無官佩之,無憎疾者。【蘇軾詩】得如虎挾乙。乙字的康熙字典原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